巴黎羅浮宮(法文:Musée du Louvre)



羅浮宮有人也翻譯成盧浮宮,它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邊,西堤島北側,曾經是法國王宮,而現在是博物館,全名是羅浮宮博物館(Musée du Louvre)。羅浮宮的收藏達40萬件,內容包羅萬象,幾乎都是在歐洲大探險與殖民主義時代,從各文明古國搜羅而來。內容涵蓋雕塑、美術工藝、繪畫、古代東方(包含中國)、古代埃及和古希臘羅馬等共七大類。



檢視較大的地圖

羅浮宮原本是法國國王菲力浦二世 (奧古斯都),於十二世紀末建造用以防禦的城堡壘。十四世紀時,法王查理五世將其王宮從西堤島搬至此,並將羅浮宮改為皇宮。之後歷代法王多有擴建,直到1682年法國宮廷移往凡爾賽宮後,羅浮宮的擴建才算終於停止。

法王對藝術品的蒐集始於弗朗索瓦一世。剛開始,弗朗索瓦一世從意大利購買許多藝術品,其中便包含了羅浮宮三大鎮館之寶中的油畫蒙娜麗莎。到了法王路易十四、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時期,他們也不斷持續從意大利、佛蘭德斯和西班牙大量購入藝術品。這期間內,直接保存並累積許多重要的繪畫,成為日後成立博物館的重要館藏。


法國大革命期間,王室被迫解散,法國共和政府決定將收歸國有的王室收藏全部集中於羅浮宮,並決定成立博物館向公眾開放,命名為中央藝術博物館。之後伴隨著拿破崙征服歐洲各國,大量被征服國家的藝術品遭到掠奪,也悉數被運往法國,就在羅浮宮內保管。此時的羅浮宮,被更名為拿破崙博物館





拿破崙占領義大利、埃及後,挾借豐富藝術珍品,便在羅浮宮內成立古羅馬和古埃及藝術品展覽廳。這些展覽品,部分在拿破崙下台後被歸還給原來的母國,但部分卻永遠留在羅浮宮內。羅浮宮在之後的幾年內,藉由法國殖民戰爭向海外奪取許多藝術品,增加了相當多的近東與遠東收藏,相對的,展覽空間因為這些大量文物變得愈來愈少。

到了1981年,法國政府決定將羅浮宮的建築群全數都轉給博物館,並對羅浮宮進行大規模的整修,這包括了華裔設計師貝聿銘設計的透明金字塔建築,全館在1989年重新開放。

其主要展覽區域劃分為三大院:

  • Richelieu Wing:遠東、近東、伊斯蘭文物等等
  • Sully Wing:古埃及文物、近東文物、古希臘、古羅馬文物等等
  • Denon Wing:古希臘、古羅馬雕塑等等
羅浮宮鎮館三寶:維納斯/Venus(作者:米羅/Milo) 、勝利女神/La Victoire de Samothrace(作者不詳) 和蒙娜麗莎的微笑/Mona Lisa(作者:李奧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





人面獅身像(sphinx)
古代法老,安上獅子的身體。這典故來自於吉薩金子塔時代,將法老化身為獅身造型,但是臉孔還使法老的樣子。



跪姿古埃及石雕

石雕邊緣有幾行字,寫著祭祀用的文字。還好,這是最淺的一種文法,以後有時間該教大家一下.... 很快就會有成就感。



古埃及碑文
有一點模糊了,但是還是勉強看得出一些句子。


加汀納符號列表目錄(Gardiner's sign list catalog)

艾倫加汀納(Alan Henderson Gardiner)爵士,(1879 年 3 月 29 日 - 1963 年 12 月 19 日)是英國埃及古物學家、語言學家和獨立學者。他被認為是 20 世紀早期和中期,最傑出的埃及古物學家之一。 他在學校讀書時,對古埃及產生了興趣,並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