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考古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考古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要談科學前,你先要丟掉框架

固執己見是科學的大麻煩,這時候的「科學」,不但不能幫助你,反而會是學習的阻力。另外,就是很多人分不清什麼是「科學」,誤把Youtube上看到的「整理」、博主寫的文章、課外讀本、小說、假想、推論與媒體報導當成「事實」,那是非常恐怖的。尤其是以訛傳訛,以缺乏事實依據的論證來推論,這些「訊息」在網路世界流傳很廣,讓人以為這就是真的。

科學是一種態度,是保持懷疑但說話需要有憑有據的態度。更重要的,是一件事物未經反覆論證,仔細推敲,也只能說是「假設」。我們尊重任何人的假設,這就是科學的態度。我們一定要堅守幾件事:

一、保持懷疑。不斷自我提出疑問,真的嗎?這是真的嗎?這是真的嗎?

二、尊重他人提出的可能性。儘管我現在不一定同意,但我尊重你的想法。

三、小心求證。從多角度看證據,依據事實與證據說話。

四、虛心接受任何批評。這樣大家會更願意幫你,協助你變得更好。

前面寫到,固執己見是科學的大麻煩,這時候的「科學」不但不能幫你,反而會是阻力。部分科學家經常是很自負的,最後都證明自己大錯特錯。以下舉兩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考古界的一個大遺憾

1955年由郭沫若、沈雁冰、吳晗、鄧拓、范文瀾、張蘇等人聯名提交發掘明長陵,這是明成祖朱棣的陵墓。後來因為擔心破壞長陵,因此被批准先試挖明定陵(如果你問為什麼不挖清陵、而挖明陵呢?好問題,因為清陵都被挖光了,你該問的是,為何明陵都沒被盜挖呢?)。定陵是明朝第13位皇帝神宗朱翊鈞(1563年-1620年,年號萬曆)及其孝端顯皇后、孝靖太后的合葬陵。

定陵挖掘後,出土了前所未有的陪葬品。但是當時還發生了悲劇!陵墓內多年與氧氣隔絕狀態一旦解除,墓室内部分书画、织锦,珠宝、木器随着空气進入急速氧化。比方曾出土一批以明代宫廷人物為原型雕刻的木俑,但不久後這些木俑全部收縮變形。其中絲綢類織品,也當場乾癟粉化,這都是人類文明的大損失啊。更別提之後因為保護不當,万历皇帝及两位皇后的屍骨都在一次大暴動中被人拖出、燒毀。

所以人類真的不能太自信,我們保護古物的科技真的不高,直到今日還是很落後。所以開挖秦始皇陵?還是算了吧。

當年缺乏保護的明定陵


第二個例子:始終沒人願意相信數據的古物

你可以想一下,(1)歷史上迄今發現最古老的「碑文」或是「紀念碑」會是用什麼材質做的?(2)最古老的文明「碑文」或是「紀念碑」會在哪裡發現?

第一個問題的答案,你一定會毫不猶豫的說:當然是石頭啊!問題是,當我們在很遠古的時候,石頭如此堅硬,你要怎麼開鑿石頭呢?玩過麥塊(Minecraft)或是世紀帝國(Age of Empire)的朋友,你會一開始就去採石頭礦嗎?當然不會,你會去採食物、打獵、砍木頭,只有這樣才跟人的演化歷史符合啊!所以,可以想見的,一開始肯定是用樹枝或木頭蓋座紀念碑,只是我們還沒有發現(或你沒讀過)這些證據罷了。

第二個問題的答案,最古老的東西會在哪裡發現呢?這就不一定了,既然是關係到保存,那麼在酷寒、缺氧、乾燥、無微生物、少破壞的狀況下,應該更容易保存。

1890 年在俄羅斯的泥炭沼澤中發現了希格斯基木偶(Shigir Idol),這是一根組合起來約 9 英尺高的落葉松圖騰柱(後來陸續發現很多殘件),是以發現地基洛夫格勒附近的沼澤地希格斯基命名。直到 1997 年,當時俄羅斯科學家對其進行了碳測年,發現竟然有9,500 年的歷史,大多數學者認為這個數字是天方夜譚,因此毫不遲疑地把這木頭放回博物館。

最初希格斯基木偶重建的樣子。


2014 年,一個由德國和俄羅斯科學家組成的團隊,使用一套加速器質譜法檢測了木偶核心的樣本,因為他們推測之前檢測的外表應該是被汙染,不然怎麼會有9,500 年呢?更先進的技術,產生了一個更不可思議的時間:大約已經有 11,600 年的歷史。

2021 年,另一群不信邪的科學家來了,由哥廷根大學和俄羅斯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系列最新的AMS結果,結果是這木偶有 12,000 年歷史。哇~ 真的好久好久之前啊......


今日博物館展出的希格斯基木偶高達 5 m(16 英尺)。


所以,這木偶的歷史是埃及金字塔和巨石陣的兩倍多,並且是幾千年來第一個已知的儀式藝術作品,還是木頭做的!真是用力摔碎大家眼鏡。遠古石器時代(接近冰河時期),到底人類是如何生活,怎麼發明用火、學會雕刻?書上寫的是對的嗎?這些全部都該給一個大大的問號。說實在,研究越多,只證明一件事:我們根本啥都不知道啊!

再重複一下,我們要有科學的態度,就像本校一直堅持的,一定要堅守幾件事:

一、保持懷疑。不斷自我提出疑問,真的嗎?這是真的嗎?這是真的嗎?

二、尊重他人提出的可能性。儘管我現在不一定同意,但我尊重你的想法。

三、小心求證。從多角度看證據,看事實與證據說話。

四、虛心接受任何批評。這樣大家會更願意幫你,協助你變得更好。

人權,不論生死都該具有--展示與解剖死者是否不太合宜?

1823 年,美國麻州醫院的首席外科醫生約翰沃倫,正準備對一具 2500 年前的屍體進行屍檢。沃倫醫生檢查古埃及木乃伊,希望能透過這樣的方式,增進對古人的了解。
 

沃倫醫生小心地開始剪斷舊亞麻布,露出了一個黑色但保存完好的頭部:高高的顴骨,一縷棕色的頭髮,閃閃發光的潔白牙齒。正如沃倫醫生後來回憶,這是一個人,他似乎「不願別人打擾」。於是沃倫醫生停住了動作。

自從 200 年前,沃倫醫生拿起他的手術刀以來,展示古代屍體是否侵犯了死者、殘忍、不尊重,甚至牽扯到種族主義,或者這是「對科學和教育」的崇高貢獻呢?這問題一直困擾著所有的科學家、博物館、研究人員。
每一次木乃伊展示,都會有小規模的 「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以抨擊文化資產所有權和佔有他們文化問題。道德、科學的邊界問題,目前越來越嚴重。
據估計,全世界至少有 350 家機構展示埃及木乃伊,而對古代埃及文物的持久迷戀,使這些展示成為博物館的重要吸引力,但讓科學家和策展人越來越擔憂的問題是:【亞麻布裡面的木乃伊,是否應該維持包覆,還是應該移除,以提高「觀賞價值」?屍體、裹屍布、陪葬器物,和所有附屬東西,都應該放回棺材裡面嗎?棺材應該打開、關閉還是完全從陳列櫃中移除呢?
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博物館發生的事,正是一個很好的案例。自 1938 年以來,博物館一直住著一位名叫 Nesmin 的 2,100 歲木乃伊祭司。他躺在棺材旁邊,當地六年級學生實地考察時,他很受小朋友歡迎。



2014 年 4 月,他被轉移到一個更顯眼的中央大廳,很快成為關於如何對待種族和文化歷史的爭論焦點。
一些評論家稱這種展示是非常不尊重死者的,甚至是侵犯死者隱私。2016年,博物館舉行了一場公開討論。一位有埃及血統的研究人員說,她「不得不」以這種方式看到自己的一位祖先被「展出」,這讓她感到震驚與難過。
這位研究人員獻上讚美詩和沈默片刻,並說「想送花」給老木乃伊。在國外,送花就像對死者的致敬、緬懷、感激,這時候研究人員已經把這件「文物」看成了一個真實的「人」,而「人」被展示,當然是違反人權且不太合宜的。
經過長時間的思考,博物館工作人員於 2018 年 8 月將Nesmin 老祭司放回他的棺木中。 然後,博物館合上了蓋子,將木乃伊再次送回了永恆的黑暗。
有專家認為,種族主義注入了「以白人為主的古物收藏」。畢竟事實也相去不遠,白人探險家、收藏家和考古學家在 1800 年代和 1900 年代初期,從埃及帶回了至少數百具木乃伊,儘管其中許多是被埃及盜墓者挖掘,或從埃及當局購買的。當時去埃及觀光流行一句話:
「去埃及一趟,一手沒有帶個木乃伊,另一隻手沒有抓個鱷魚,那根本就沒去過埃及。」
長期以來,木乃伊一直被博物館「物化」,將木乃伊們視為「文物」。事實上,儘管沃倫醫生在 19 世紀就已經頓悟,他已經知道他的「病人」名叫帕迪赫舍夫,是一個徹頭徹尾的「人」。但遺憾的是,但帕迪赫舍夫的「屍體」,仍留在醫院舊外科病房的玻璃櫃裡面,他的頭仍然沒有包裹,孤獨的眼神直直地永遠盯著天空。
一個重大的變化正在展開,在 1950-60 年代的民權運動後,木乃伊的倫理觀在美國開始發生變化,並在美國原住民中產生了共鳴。1990 年,《美洲原住民墳墓保護和遣返法案》要求「將土著遺骸歸還給美國的原有部落」。從此之後,博物館人員開始思考,那這些「埃及人遺體」呢?
「當你開始思考這一個問題時,你會想:美洲原住民遺骸和埃及遺骸有什麼區別?」羅德島設計學院博物館首席策展人和古代藝術策展人 Gina Borromeo 說。
「人類木乃伊遺骸屬於藝術博物館嗎?他不是藝術品。他是一個人,」Ingrid Neuman 因為學生們在 2016 年的一次擁擠的會議上,開始反對展示老祭司 Nesmin,因此他認為:「對一個博物館來說,人體不同於牆上的畫」。
科學家也有話要說。
曾檢查或保存過 40 多具木乃伊的波士頓諮詢保護員 Mimi Leveque 建議,如果處理得當,木乃伊可以具有許多啟發作用。她說「如果木乃伊能受到尊重,木乃伊本身就可以告訴我們很多東西。」她經常在向公眾開放的博物館實驗室裡研究木乃伊,這無疑增加了博物館的參觀人數,這是科普教育的成功。
Leveque 還表示,她相信古埃及人會同意的,而且博物館實際上正在幫助實現一種古老的願望,即被後人銘記。她說:「從被死者的角度來看,他們想要的是被人記住他們的個性、重複他們的名字,」她補充一點:「古埃及人說,如果你的名字被記住,即使你的身體沒有成功復生,你也會擁有永恆。」
有鑑於此,她建議,對於木乃伊來說,哪裡會比在博物館裡更好?木乃伊在博物館裡面,實際上就是存放在一座輝煌的墳墓裡面!嗯,按她這麼說,我也在許多墳墓理工作斷斷續續超過三五年了哈哈哈........
各位是怎麼想的呢?
1. 放生吧,請原樣埋回去。(以後誰來保護呢?)
2. 就留在博物館吧。
3. 其他.......
ps. 本文部分改寫自 undark 網站上的一則小故事。

植物木乃伊:古埃及的穀物木乃伊與其棺木(Corn Mummy and Coffin)

一般人以為,在古埃及的世界裡面,人死亡之後便會按照一定的特殊儀式製成木乃伊,然後等待來生的時間點到來,木乃伊便可以透過復生儀式再度重生。也因為這種特殊的儀式,不少影視作品借托此拍攝出不少驚悚恐怖的作品。

古埃及木乃伊。


而事實上,在古埃及的時代,不是人人都有資格被「製造」成木乃伊,木乃伊就算復活也不是應該這麼可怕的。要製作木乃伊,那要負擔極高的製作費用,尤其是過程中需要手術等高端知識。其次是需要大量香料等珍貴原料,這還沒把那些華麗的棺木、飾品與墓地給算進去。因此,古埃及的皇族、貴族、重要官員與有錢人外,大部分人是沒有什麼機會被製作成木乃伊的。

在古埃及時代,不只「人」會被製作成木乃伊,大量的動物也被製成木乃伊。這是什麼緣故呢?

最長卷的死亡之書出土

由著名埃及學家扎希·哈瓦斯(Zahi Hawass)博士領導的國際考古隊,近日發現大量特提法老(Teti)時代的物品,特提法老約在公元前2323年至2291年統治過埃及。
挖掘工作始於2010年,首先在特提法老的金字塔旁,發現了一個女王的金字塔,但專家沒有在金字塔內找到任何名字,以證明金字塔的主人是誰。而且弔詭的是,這座龐大的墓地本身,竟然比棺材要早八個世紀。也就是說,是一個較新的棺木放進一個舊墓地,為什麼呢?到現在還沒人知道。查遍史料,專家沒有發現過這位女王的紀錄。因此,對古埃及歷史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大發現,足以填補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空缺。 

 發掘物清單中最吸引人的物品,是長達13英尺的紙莎草紙卷,包含十七個章節的《死者之書》。請大家耐心等待,考古隊遲早會整理出來給大家欣賞的。 對了,你還記得什麼是《死者之書》嘛?不知道得請去爬一下文喔。

加汀納符號列表目錄(Gardiner's sign list catalog)

艾倫加汀納(Alan Henderson Gardiner)爵士,(1879 年 3 月 29 日 - 1963 年 12 月 19 日)是英國埃及古物學家、語言學家和獨立學者。他被認為是 20 世紀早期和中期,最傑出的埃及古物學家之一。 他在學校讀書時,對古埃及產生了興趣,並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