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其他資料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其他資料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要談科學前,你先要丟掉框架

固執己見是科學的大麻煩,這時候的「科學」,不但不能幫助你,反而會是學習的阻力。另外,就是很多人分不清什麼是「科學」,誤把Youtube上看到的「整理」、博主寫的文章、課外讀本、小說、假想、推論與媒體報導當成「事實」,那是非常恐怖的。尤其是以訛傳訛,以缺乏事實依據的論證來推論,這些「訊息」在網路世界流傳很廣,讓人以為這就是真的。

科學是一種態度,是保持懷疑但說話需要有憑有據的態度。更重要的,是一件事物未經反覆論證,仔細推敲,也只能說是「假設」。我們尊重任何人的假設,這就是科學的態度。我們一定要堅守幾件事:

一、保持懷疑。不斷自我提出疑問,真的嗎?這是真的嗎?這是真的嗎?

二、尊重他人提出的可能性。儘管我現在不一定同意,但我尊重你的想法。

三、小心求證。從多角度看證據,依據事實與證據說話。

四、虛心接受任何批評。這樣大家會更願意幫你,協助你變得更好。

前面寫到,固執己見是科學的大麻煩,這時候的「科學」不但不能幫你,反而會是阻力。部分科學家經常是很自負的,最後都證明自己大錯特錯。以下舉兩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考古界的一個大遺憾

1955年由郭沫若、沈雁冰、吳晗、鄧拓、范文瀾、張蘇等人聯名提交發掘明長陵,這是明成祖朱棣的陵墓。後來因為擔心破壞長陵,因此被批准先試挖明定陵(如果你問為什麼不挖清陵、而挖明陵呢?好問題,因為清陵都被挖光了,你該問的是,為何明陵都沒被盜挖呢?)。定陵是明朝第13位皇帝神宗朱翊鈞(1563年-1620年,年號萬曆)及其孝端顯皇后、孝靖太后的合葬陵。

定陵挖掘後,出土了前所未有的陪葬品。但是當時還發生了悲劇!陵墓內多年與氧氣隔絕狀態一旦解除,墓室内部分书画、织锦,珠宝、木器随着空气進入急速氧化。比方曾出土一批以明代宫廷人物為原型雕刻的木俑,但不久後這些木俑全部收縮變形。其中絲綢類織品,也當場乾癟粉化,這都是人類文明的大損失啊。更別提之後因為保護不當,万历皇帝及两位皇后的屍骨都在一次大暴動中被人拖出、燒毀。

所以人類真的不能太自信,我們保護古物的科技真的不高,直到今日還是很落後。所以開挖秦始皇陵?還是算了吧。

當年缺乏保護的明定陵


第二個例子:始終沒人願意相信數據的古物

你可以想一下,(1)歷史上迄今發現最古老的「碑文」或是「紀念碑」會是用什麼材質做的?(2)最古老的文明「碑文」或是「紀念碑」會在哪裡發現?

第一個問題的答案,你一定會毫不猶豫的說:當然是石頭啊!問題是,當我們在很遠古的時候,石頭如此堅硬,你要怎麼開鑿石頭呢?玩過麥塊(Minecraft)或是世紀帝國(Age of Empire)的朋友,你會一開始就去採石頭礦嗎?當然不會,你會去採食物、打獵、砍木頭,只有這樣才跟人的演化歷史符合啊!所以,可以想見的,一開始肯定是用樹枝或木頭蓋座紀念碑,只是我們還沒有發現(或你沒讀過)這些證據罷了。

第二個問題的答案,最古老的東西會在哪裡發現呢?這就不一定了,既然是關係到保存,那麼在酷寒、缺氧、乾燥、無微生物、少破壞的狀況下,應該更容易保存。

1890 年在俄羅斯的泥炭沼澤中發現了希格斯基木偶(Shigir Idol),這是一根組合起來約 9 英尺高的落葉松圖騰柱(後來陸續發現很多殘件),是以發現地基洛夫格勒附近的沼澤地希格斯基命名。直到 1997 年,當時俄羅斯科學家對其進行了碳測年,發現竟然有9,500 年的歷史,大多數學者認為這個數字是天方夜譚,因此毫不遲疑地把這木頭放回博物館。

最初希格斯基木偶重建的樣子。


2014 年,一個由德國和俄羅斯科學家組成的團隊,使用一套加速器質譜法檢測了木偶核心的樣本,因為他們推測之前檢測的外表應該是被汙染,不然怎麼會有9,500 年呢?更先進的技術,產生了一個更不可思議的時間:大約已經有 11,600 年的歷史。

2021 年,另一群不信邪的科學家來了,由哥廷根大學和俄羅斯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系列最新的AMS結果,結果是這木偶有 12,000 年歷史。哇~ 真的好久好久之前啊......


今日博物館展出的希格斯基木偶高達 5 m(16 英尺)。


所以,這木偶的歷史是埃及金字塔和巨石陣的兩倍多,並且是幾千年來第一個已知的儀式藝術作品,還是木頭做的!真是用力摔碎大家眼鏡。遠古石器時代(接近冰河時期),到底人類是如何生活,怎麼發明用火、學會雕刻?書上寫的是對的嗎?這些全部都該給一個大大的問號。說實在,研究越多,只證明一件事:我們根本啥都不知道啊!

再重複一下,我們要有科學的態度,就像本校一直堅持的,一定要堅守幾件事:

一、保持懷疑。不斷自我提出疑問,真的嗎?這是真的嗎?這是真的嗎?

二、尊重他人提出的可能性。儘管我現在不一定同意,但我尊重你的想法。

三、小心求證。從多角度看證據,看事實與證據說話。

四、虛心接受任何批評。這樣大家會更願意幫你,協助你變得更好。

那些年,古埃及的石碑們

在博物館常見到古埃及的石碑,木碑或是牌匾,上方頂是圓弧造型、下方是方方正正的像個碑匾,加上中間又是圖畫又是怪字,既看不懂更不明白功能,樹立起來超級像是巨大的墓碑。所以不少人都認為,這就是古代埃及人的墓碑。難道這些碑,真的都是墓碑嗎?



開課了!想學古埃及文嗎?


最新開課資訊與報名方式:
第一課第一期 報名網址  http://www.accupass.com/go/hieroglyphicsschool1 (活動已結束)
第一課第二期 報名網址   改至 7/21,現場報名
第一課第三期 尚未開始

第二課第一期 http://www.accupass.com/go/hieroglyphicsschool3

第三課第一期 尚未開始

敬請留意 Facebook 上最新訊息:
https://www.facebook.com/hieroglyphics.school

請注意:本課程有擋修規定,你必須上完第一課,才能上第二課,以此類推。

一套不錯的古埃及文書寫與發音軟體JSesh



以前一直找不到好的軟體,現在,這一套有發音、有圖像、可以輸入,應該可以解決許多學習者的問題。更重要的,這是一個不花錢又好用的 freeware。

有幾項功能蠻不錯的 (看來以後要專文寫才行) ,包括輸入單行、多行、反轉等等,這都可以辦到。所以以後怕自己畫得醜的人,真的是有福了。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那就等筆者多一點時間寫使用方式囉。
補充一下,如果你急著想玩一下,或是想先看Demo再說,可以直接到這裡看看:

網頁上描述JSesh的功能:


  • JSesh is a complete and professionnaly usable hieroglyphic editor.


  • JSesh texts can be copied and pasted into other softwares (as MS/Word or Openoffice). It is also possible to create pictures in various graphical formats (jpeg, png, pdf, svg, emf, macpict, etc...)


  • It is is definitly allowed to use JSesh for publication. Mention of its use (in the same way one does mention fonts used in a book) would be nice, but is not an absolute requirement.


  • JSesh is free: you can download and use it at no cost, and give copies of it.


  • JSesh is opensource: its java code is freely available (under the LGPL license). For the user, it's definitly safer, as it means that, even if its present author was unable to work on it, other computer scientists might take on the development.






按一下 "Download" 就會連到下載頁面。






為何稱它為木乃伊(mummy)?

西方mummy這個字並不是現代埃及文或古代埃及文,這個字大概源于波斯文mummia,其原意為「瀝青」或「焦油」。Mummy之所以得名,是因爲保存下來的屍體因年代久遠而變成黑色,最初發現Mummy的人,以爲埃及人保存屍體是以瀝青為敷料,或是以焦油浸泡的緣故,所以才這樣稱呼它。 

 中國以前高僧坐化,即成為不會腐爛的屍身(the Incorruptibles),這也算是Mummy的一種,東方稱之為「不朽肉身」或是「肉身菩薩」之類的。佛家所練就的這種奇蹟,同時被中國、日本、韓國高僧所重視,這些高僧認為,不腐爛的身體就是「舍利」的一種,或是「羅漢」的化身。 至於埋葬在地下的屍體,若長時間並未腐化,則有可能依道家說法:是不潔、有惡靈等等神怪作祟,或是地下流動的「氣」被阻斷,才會發生屍變,這時候必須火化與作法消災;當然在某些特殊狀況下,也可能被當成肉身菩薩,取出後被貼金成為肉身佛像供養。但是,中國沒有Mummy嗎?那「木乃伊」三字從何而來?有一段被隱去的歷史,似乎是被保守衛道人士刪去了,所以現行本的書中都沒有提到。 

 《本草綱目》是明朝李時珍所寫的中藥圖鑑,原文到現在已經被刪改過多次。當初的原文收錄了許多醫藥材料和「故事」,就像一本超大型藥用素材百科,他把所有聽來、看來的素材都不放過(因此這些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但也沒證據顯示他都去考據過)。裡面有不少誇張的部分,經後人考據後判定並不是屬於「中藥」的範疇,而是更接近神話與小說的情結,因此在重新編輯時都被刪去,像是現在提到的〈人部〉。 

 《本草綱目》第五十二卷中有一個〈人部〉,其中錄「人藥」總計三十五種,包括髮髲、亂髮、頭垢、耳塞、膝頭垢、爪甲、牙齒、人屎、小兒胎屎、人尿、溺白、秋石、淋石、癖石、乳汁、婦人月水、人血、人精、口津唾、齒(沂土)、人汗、眼淚、人氣、人魄、 髭鬚、陰毛、人骨、天靈蓋、人胞、初生臍帶、人勢、人膽、人肉、木乃伊。 「秋石」是人尿液中,白色沉澱物的乾燥晶粒;「月水」就是染了月經的布;「人胞」就是胎盤;最後一個則是「木乃伊」。在清朝重新編輯的《本草綱目》已經把〈人部〉刪掉,所以這些細目都無法找到,或是只能找到六到七個保留下來被懷疑仍有藥性的,像是人尿、溺白、秋石等等。

 李時珍自述,這段是引自元朝著名散文作家陶宗儀的筆記小說《南村輟耕錄》,該書第三卷說了一個故事: 『回回田地裡若出現自願捨身的七、八十歲長者,就開始斷飲絕食,每天固定洗澡與服用蜂蜜。過了一個月後,老人的大、小便也都會是蜜,接下來他會慢慢死去,其他人便會幫助將他置入石棺中。在石棺裡面也會預先裝滿了蜜,老人則是整個被浸入其中,封棺後會在蓋上留下日期。 百年後再開啟石棺,這位長者就成了所謂的「蜜劑」,專治各種外傷,即擦即癒,俗稱為「蜜人」,當地的土著稱之為「木乃伊」。』 

 陶宗儀的這段描述,是發生是在「天方國」境內,亦即今日的阿拉伯,非常接近埃及。因為陶宗儀(生1329-卒推斷為1421)是從元朝(1206-1370)出生,然後明朝去世,寫下這本書、或發現這現象的時間極可能是在元朝,因此「木乃伊」這個譯文,至少在元朝就出現了,那也就是「木乃伊」出現的最早記錄。

加汀納符號列表目錄(Gardiner's sign list catalog)

艾倫加汀納(Alan Henderson Gardiner)爵士,(1879 年 3 月 29 日 - 1963 年 12 月 19 日)是英國埃及古物學家、語言學家和獨立學者。他被認為是 20 世紀早期和中期,最傑出的埃及古物學家之一。 他在學校讀書時,對古埃及產生了興趣,並於...